成都持续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象盒小编
2021-08-31 09:55:11
关注

成都持续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雨水回收系统


成都持续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减少出水口出水量对用水进行节流


成都持续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楼体外立面


成都持续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屋顶的光伏发电设备


屋顶上的太阳能光伏板,基本满足大楼的照明需要;三玻两腔中空玻璃不仅将室外噪声降到最低,还能起到隔热、保温的效果,让空调用电大幅减少……这些都是国内首个“绿色三星”建筑、位于成都的四川省建科院大楼的“节能秘笈”。

近年来,成都通过健全完善建筑节能政策体系,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持续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动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工作,持续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助力住建领域碳达峰、碳中和。2018-2020年累计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约243万平方米

据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自2018年起由50%全面提升至65%,同时严格执行省、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抓好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和审查质量常规性检查及建筑科技专项检查,督促相关责任主体落实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从公共建筑项目的围护结构热工设计、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给水排水设计、电气设计、可再生能源应用及建筑物全年能耗计算等6个方面,我们抓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论证。同时制定2018-2020年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计划,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目标纳入到全市能源‘双控’目标考核体系。”据介绍,以目标为导向、以考核为手段,成都市三年累计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约243万平方米。2021年持续推进公建节能改造,下达2021-2023年完成150万平方米节能改造目标计划,其中,2021年完成46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为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系列决策部署,切实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有效控制建筑碳排放总量,2019年建设完成了“成都市公共建筑能耗监测信息化系统”,截至目前累计实时用能监测的典型既有公共建筑86栋。通过对86栋典型既有公共建筑水、电、气能耗数据的采集、存储、统计、分析,促进了公共建筑运行用能精细化管理;依托市、区两级条、块协作的长效机制,对1272栋民用建筑开展了2018-2020年三年能耗统计,为科学制定公共建筑能耗定额,推动建筑节能减排打下坚实基础。

36岁“高龄”办公大楼

成为国内首个“绿色三星”建筑

成都还诞生了国内首个“绿色三星”建筑,这就是始建于1985年,如今已36岁“高龄”的四川省建科院大楼。

从外观上看,四川省建科院大楼并无特别之处,不过里面却“上演”了建筑行业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屋顶上,是一大片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它们像平整的镜子,努力吸收着阳光,每年产生的电量基本满足大楼的照明需要;办公区域全部使用低功率LED照明灯,它们比传统的照明灯更亮,寿命是传统照明灯的两倍,可以节能至少50%;办公室安装三玻两腔中空玻璃。不仅将室外的噪声降到最低,还能起到隔热、保温的效果,相应空调用电就大幅减少……

一边增收,一边节支出。该负责人算了一笔账:经过改造的大楼与同类建筑相比耗能降低了50%,每年可节约60万度电,可以满足200个普通家庭全年用电需求。

充分采用科技手段

大楼每年可减少碳排放470吨

“你看我们的地板、门板都是用的可再生资源。这些均是就地取材,在原有大楼拆卸后,经过加工制作成了绿色环保材料,耐水防腐,将来需要换的时候,木塑板还能100%回收再利用。”该负责人表示。

红外线感应水龙头、脚踏式高效节水型蹲便器、红外线感应式小便器等……大楼的卫生间使用的都是节水型设备。整个大楼的副楼屋顶也变成多个园林小品形成的花园,这不仅加强了大楼的隔热、隔声效果,也可以起到吸附飘尘和产生氧气的作用。而通过采用雨水回收系统,收集的雨水处理后可以直接用于大厦绿化喷灌、道路浇洒……

“我们大楼充分采用科技手段,让节能更科学、更有效。”在大楼的办公室,安装了空气监测器,可自动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一旦超标便会通过带能量回收的新风系统进行循环更新;头顶上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开启后便会散发出蓝色的光,可对紫外线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房间内还装上了自动传感器,如果人离开办公室忘记关灯,超过一定时间,便会自动切断房间照明。

据测算,这栋大楼,每年可减少碳排放470吨。相当于四辆排气量2.0升的汽车行驶2万公里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0

评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