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跑道环湖蜿蜒,水草在水中摇曳,湖心岛上不时有飞鸟划破天际,坐在书店里看湖底游鱼穿梭……
在兴隆湖,你可以享受清清湖水带来的美好与惬意。
在一湖秀水之下,“藏”着一个神奇的水底世界。这个湖底水世界有什么供人欣赏的景观资源?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在兴隆湖和成都湖泊水生态构建最早的麓湖湿地,藏着成都湖泊变化的秘密。
精心打造
以湖底生态再造构建完整食物网
一米深的水下玻璃幕墙让人置身于“水下世界”,半透明的蓝绿色湖水中水草丰茂,时常可见鱼翔浅底。这一绝美的创意设计,正是兴隆湖“湖畔书店”中的一景。水下的神奇世界引起不少市民惊叹和关注,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我们采用了基于自然手法的生态修复手段。”全国湿地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袁兴中一语道破其中的秘密。原来,兴隆湖整个湖底都进行了地形设计和地形修复,营造有利于水生动物、水生植物的生境空间。沉水植物可以在水下形成复杂的生态空间,维持水生动物的良好生存,加上水鸟等动物的加入,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多维的食物网结构。“这样一来,不仅保证了湖水的自净功能,也保证了兴隆湖的生物多样性。”
兴隆湖只是公园城市湿地治理的一个缩影。在成都,众多小微湿地群落,像玉珠般星罗棋布。顺着天府大道一路往南,兴隆湖、天府公园、麓湖、鹿溪河生态湿地……早已成为市民喜爱的打卡地。
麓湖水域规划面积约2100亩,在湖泊水生态体系工程构建方面是成都最早也是运行最久最稳定的一个。
“水质从最开始的地表水Ⅴ类逐步提升至Ⅱ类。”麓湖水环境负责人宋新元介绍道,湖中鱼虾河蚌自然生长,招引来各种觅食的水鸟。
为何会产生如此大的变化?背后的秘诀便是水下森林水生态系统的构建。据宋新元介绍,水生态系统构建,就是让水与生物相互依存,“水下森林”背后的门道就在于构建出“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的完整水生态网链,通过生态系统循环自净原理提升水质,大幅改善水体的生态性和景观性。
沿湖漫步,宋新元对这些植物如数家珍:“水底栽种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等沉水植物来净化水质,岸边种植美人蕉、再力花、菖蒲等挺水植物来保护美化坡岸,水上再搭配一些浮叶植物。”在他眼中,每种植物都各有功用。“水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生长有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马来眼子菜等10余种沉水植物,以及10余种鱼类和底栖动物。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水生态系统更为稳定,抗干扰能力更强大。”
精密计算
种多少草养哪种鱼也要科学测算搭配
在湖里种草养鱼其实并不简单,栽植什么品种?不同植物的净化能力如何?种植密度如何确定?这些都需要经过精密计算。
“我们在建设前期会对植物系统、动物系统、微生物系统的净化能力分别进行测算设计,科学搭配。”他介绍道,比如苦草作为先锋植物,具有生长快、种子产量大、较高的扩散能力等特点,于是在前期投放较大。
品种选好了,栽植密度也有讲究。“密度太小,植被种群脆弱,而过于密集也不利于中心植被固根发育,容易腐烂。”同样,水的深度也有要求,宋新元表示,一般在5米以上水深区域,光照较弱不利于水下植被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在水质不断提升,光照不断增强的水体系统,沉水植被才可能逐步蔓延生长至深水层。
除了植物,水生动物也发挥着大作用。比如河蚌可通过刮食水生植物表面附着物,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生长。而白鲢和花鲢等滤食性鱼类可有效控制浮游动植物的生长,减少水体富营养化风险。
“目前,麓湖已经运行到了第十个年头,整体来看,水生态系统已逐步稳定并越来越好,‘水下森林’正在不断成长。”宋新元表示。得益于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如今还可不断收获一定规模的生态水产品。“如麓湖生态鱼、麓湖大闸蟹等,可一定程度降低水生态系统的运维压力。”
沿湖行走,还有更多的生态价值正在显现。诸多富有参与性的公共空间沿着湖岸线铺开:红石公园、云朵乐园、麓客岛等已经成为市民周末休闲的打卡地。
(来源:成都发布)